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际 > 正文

解放战争影视剧歌曲《黄河大合唱》:时代战歌何以经久不衰

  • 国际
  • 2024-12-22 11:28:50
  • 41
20世纪30年代的延安 图片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光未然(左)与冼星海(右) 图片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《黄河大合唱》(总谱) 图片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85年前,由光未然作词、冼星海谱曲的《黄河大合唱》在延安首次唱响。从此,这部旷世经典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,在中华大地、世界各地被广泛传唱。这部作品缘何能诞生于延安?又为何能够成为时代战歌而经久不衰?这些,在85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探寻。 1 延安精神孕育了这部旷世之作 抗日战争时期,全民族抗战的激情,唤醒了历史的古道,千年的厚土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延安这片黄土地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中心,也成为一座散发着青春魅力的新文艺古城、新文化殿堂。 抗战时期的延安,号称“歌咏城”。在这里会聚和培育了一大批革命艺术家,创作了无数与国运、与时代、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佳作,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动员力,这些作品至今在中国文艺史上熠熠生辉。起初,在武汉推动全国抗战歌咏运动的冼星海感到自己“精神不愉快、呆板”。他在日记中写下:“中国现在是成了两个世界,一个是向着堕落处下沉,而另一个就是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上进。延安就是新中国的发扬地。”冼星海于1935年8月从法国巴黎学成归国,从上海到武汉三年多时间里,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推动着抗战歌咏运动。到1938年秋,他在武汉国共合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音乐工作已无法开展,所有的进步创作都受到国民党方面无端的限制。 冼星海开始打听延安的时候,延安也在期望他的到来。1938年9月,冼星海收到来自延安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的聘任信。“是否有我安心自由的创作环境?”“进了延安可否再出来?”冼星海向一些“相识”问了这两个问题,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启程前往延安。1938年11月3日,冼星海与新婚妻子钱韵玲到达延安,次日他就开始执教于鲁艺音乐系。 在延安的城墙上、树上到处张贴着抗战街头诗和抗战标语,遍地歌声更是延安的一大特点,冼星海被这一切吸引着。在他初来延安的几天,延安城遭受日军空袭。冼星海看到,人们虽然在慌乱中躲进防空洞,但当空袭过去,却又马上恢复了斗志,延安城又是歌声四起。相比国统区的颓废、压抑和遭迫害,延安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兴奋。延安遍地的歌声点燃了冼星海的创作激情。 2 寻找到独属于中国人的颂歌旋律 冼星海曾总结《黄河大合唱》:“这是用全中国的旋律写成的。”诚然,《黄河大合唱》的创作是用外来形式表现中国精神,但它没有留下任何复制外来的痕迹。政治性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,使这部声乐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典范。 《黄河大合唱》是先有词再有曲的。1939年春天,诗人光未然因在前线受伤来到延安疗伤,时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前去医院探望曾多次合作的老友。冼星海表达了强烈的愿望,期望超越以往创作一部反映民族抗战呼声的大型音乐作品。恰巧光未然在带领演剧三队两次穿越黄河、赴前线战斗生活的两个多月中,一直在酝酿创作大型史诗《黄河吟》。冼星海走后,光未然再三思考,说服自己放弃创作长诗《黄河吟》的念头,改成为冼星海撰写歌词。很快,光未然拖着受伤的左臂,用5天的时间口述了400多行的长诗,由队友胡志涛笔录。 光未然的8首歌词独立成章又血肉相连,应用欧洲教会音乐Cantata(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)的结构来布局,每首都以黄河为题材,通过朗诵词相连为一体,这种构架在中国的音乐创作中是独树一帜的。歌词激发了冼星海全新的创造力。他曾不厌其烦地请三队队员讲述,甚至模仿表演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、动作,以便更加准确地赋予船夫们生动的音乐形象。 在《黄河大合唱》的创作中,冼星海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7个部分的谱曲,唯有《黄河颂》一连写了三稿都不满意。原因是中国传统音乐里没有“颂”的旋律,一看到“颂”字,就联想起西方宗教弥撒曲,他要努力摆脱这种影响,新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点,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感情的颂歌旋律,寻找到独属于中国人的颂歌旋律与民族风格。冼星海留法近6年,被西方世界公认为熟悉欧洲音乐技巧的东方作曲家,但他没有被外来形式所俘虏,而是让自己的民族风格“占有”外国形式。在民族与世界、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碰撞中,一部诚恳、伟大、庄严而不失热情的音乐作品诞生了。 1939年4月13日晚,《黄河大合唱》在延安首演,之后迅速传遍全国,“万山丛中,抗日英雄真不少!青纱帐里,游击健儿逞英豪!”的嘹亮歌声随着战士的脚步飘向抗战前线。1939年5月11日,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,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合唱团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,在场聆听的人都被大合唱雄浑的气势和震撼的旋律所打动,毛泽东同志称赞三个“好”。《黄河大合唱》发出了时代的呐喊,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。直到今天,《黄河大合唱》以及据其改编的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,仍是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。 3 人民的斗争成就了时代战歌 纵观冼星海短暂的40年人生,他创作了600余首群众歌曲,300余部音乐作品以及大量音乐文论,其中在延安就完成近百首抗战歌曲,6部大合唱,大批音乐教学稿、文论。作为音乐教育家,在鲁艺音乐系执教期间,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新兴音乐的开拓者和经典音乐的创作者。《黄河大合唱》的诞生,与冼星海深厚的爱国情怀、坚定的抗战意志以及对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。 冼星海将西方音乐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,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。他在《普遍的音乐》一文中提出“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,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”。他说:“人民的斗争就是我的歌。”“普遍的音乐”“救国的音乐”便成为他毕生坚持的音乐创作和社会实践方向。 1905年,冼星海出生于澳门,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,他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。冼星海酷爱音乐,1925年来到北京,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。1928年他来到上海,进入国立音乐院。在上海期间,他曾参加田汉领导的“南国社”,田汉对冼星海的爱国思想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1929年,24岁的冼星海不顾自己的贫穷,立志要“用音乐救起那不振的中国”,远赴巴黎求学。在巴黎将近6年,他饱受苦难,却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欧洲先进的音乐技巧和配器法。毕业回国后,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。 在延安鲁艺任教时期,冼星海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期。他创作了三幕歌剧《军民进行曲》,以及合唱歌曲《游击军》《在太行山上》《黄河大合唱》《生产大合唱》《牺盟大合唱》等。在延安,他不仅获得了抗日的激情、创作的自由,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音乐的阶级属性,领悟到艺术创作要为时代发声、为人民而歌。他说:“我发现了音乐上许多的问题过去不能解决的,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上竟得到解答,如音乐与抗战、音乐与人类解放等问题。”思想上的收获带来了艺术创作上的高峰,1939年冼星海谱写《黄河大合唱》的过程正是他从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过程。《黄河大合唱》创作之后,他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,他在入党日记中写下:“今天是我入党的第一天,是我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。希望能改变我的思想和人生观,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来奋斗!” 今年4月,来自世界各地的合唱团成员汇聚延安组成“五洲同声唱黄河”合唱团,再唱经典。其中,香港合唱团成员、一位80多岁的女作家了解到经典背后的故事后表示,“这些故事太感动了,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就是对祖国的爱,我爱中国,我到哪里都是中国人”。这正是85年前在延安诞生的这部经典给我们的思考:《黄河大合唱》维系着五湖四海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,既是历史的声音,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声音。 (作者:刘妮,系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、馆长)

解放战争影视剧歌曲《黄河大合唱》:时代战歌何以经久不衰

有话要说...